近日,87978797威尼斯材料工程学院“竹梦匠心”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赴顺昌县大富村探寻乡村文旅促乡村振兴之路,通过走访古建、体验技艺、观赏景观等方式,深入挖掘这座古村落的自然与人文价值,感受乡村文化的传承与活力。
实践队到访大富村
步入大富村,古朴的夯土墙、黑瓦堂屋错落有致,无声诉说着村落的悠久历史。据故事记载,明代放牛翁黄老翁因牛在洼地打滚意外发现白银,人生迎来转折;晚年他以真诚与智慧成就“八十娶妻”佳话,并在此开枝散叶。当年的白银洼地如今已化为“幸福池”,成为村民口中的福地象征,而巷子里的故事墙绘,则让这段跨越数百年的乡土记忆得以生动留存。队员们在斑驳的墙垣与鲜活的传说中,触摸到了古村跳动的文化脉搏。
实践队走访村落
穿行于古巷之间,烟笋工坊飘来的松木熏香引人驻足。这里的烟笋制作延续着古老工艺:新鲜竹笋经水煮去涩、青石压榨发酵、松木慢熏等多道工序,最终蜕变为油润深褐的山珍,既保留了山林本味,又凝聚着先民的生活智慧。实践队队员与工坊技师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每道工序的讲究,探寻历代传承的民间烟笋制作之非遗技艺。
实践队与烟笋工坊老板交谈
村中民宿这几年发展迅猛,已由原先的1家民宿3个床位发展到7家民宿 178床位。民宿业态从原先解决“有房住”延伸到让游客“住得舒适”,更能让人“吃得鲜香”。除了古法熏制的烟笋,餐桌上还有不少山野美味:清热解毒的苦菜带着山间清苦回甘,补气养阴的黄精煲汤温润滋补,再配上散养山间的土鸡炖煮,每一口都是山林的馈赠。
实践队在特色民宿前合影
古村的新生,藏在一道道鲜活的墙绘里。实践队走访中发现,村中巷道的墙面成为承载文化活力的“画布”——2023年金山学院一支实践队曾到访大富村,他们当时绘制的“黄老翁文化”历史故事墙、寓意吉祥的百福墙等墙绘,让静态的古村瞬间“活”了起来。色彩明快的历史故事墙将黄老翁的传奇娓娓道来,百福墙则以多样字体书写的“福”字传递着乡土祝福,这些充满温度的创作不仅让村落环境焕然一新,也让两支实践队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的愿景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对话与传承。
实践队观赏百福墙
此次“三下乡”之行,实践队员们在大富村的云海、古建、技艺与新貌中,读懂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活力。村里通过串联云海奇观、古建遗存、烟笋工艺等资源,推动“景、文、产”融合,走出了一条以乡村文旅促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队员们表示,将把这份来自山巅的清澈与坚韧带回校园,计划通过提炼“黄老翁传说”文化 IP、制作非遗技艺传播内容、优化景观路线等方式,以青年之力助力乡土文化保护与文旅产业升级。
实践队与村干部合影